《涉过愤怒的海》这篇影评,写了大概10天的时间。
中途一再被各种琐事打断,每每准备写这部时就遇到突发的急事,而其他的内容就不影响。
这样的巧合甚至让我一度觉得,也许是命运安排这篇深度解析的文章最好别发布。
但思前想后,叶秋臣还是认真码完了下面这些字,就当是为了自己在年底前最期待的电影留下一点痕迹吧。
一开始,我是为曹保平导演才去看了这个片子。
豆瓣8.9分的《左伟与杜叶的婚姻生活》,豆瓣8.3分的《烈日灼心》,豆瓣8.2分的《狗十三》,豆瓣8.2分的《生命的颜色》,豆瓣8.2分的《光荣的愤怒》,豆瓣8.1分的《李米的猜想》,另外还有一部豆瓣接近8分的《追凶者也》,均出自他手。
在电影和电视剧两个领域都能拍出质量如此过硬的作品,“曹保平”这个标签很早就已经待在我的必看清单里了。
《涉过愤怒的海》的整体观感,是在交叉叙事的框架之下,剪辑的碎裂感很重,许多前后逻辑需要自己拆分重组才能看懂。并且在众多限制下,明显出现了在内容创作上瞻前顾后的焦虑和瓶颈,遂无奈舍去了很多的亮点。
如果不是开头挂着“本故事纯属虚构”这行字,观众大概很难在影院看到。
有时候在某个节点上,你明知道再延伸去讲一些带有深度的内容,效果肯定会更好。
尤其是景岚(周迅饰演)和李烈(祖峰饰演)这对已经离婚的夫妻,如何通过各层关系来达成个人目的,若能巧妙嵌入到合适的位置,必然令人眼前一亮。
导演知道,可他就是拍不了。
整个故事的框架不难理解,因为最终结局已经告诉了观众所有的答案。
但仍有很多朋友私信我,说自己在细节之处并没看懂。
于是,我便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全部写了下来。
如果没看懂的话,欢迎来看看这篇解读。
下面,叶秋臣将深度解析《涉过愤怒的海》这部电影,涉及大量剧透,如未观影请慎入。
1.关于伏笔
影片的开篇,就隐藏着伏笔。
第一个伏笔,关于案件的真相。
坦白讲,在没有被任何剧透的情况下,进度条看到一半时我就猜到了结局。
因为在片子刚刚放映时,导演早就已经埋下了一个重要伏笔。
娜娜(周依然饰演)在那里自己嘀咕,说她喜欢缩在狭小的空间里。
同时,也提到她喜欢一切具有“边缘感”的东西,比如刚刚关上的地铁门。
种种设定告诉我们,娜娜属于一个较为极端的“边缘人”,处于不正常的状态。
结合后面警察说她曾被塞到壁橱中约7-8个小时,以及流X过多而S,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娜娜自己放弃了生命。
否则,你很难解释为什么在这么长时间里,她会毫无作为。
第二个伏笔,对父亲的情感。
关于父女关系,这段情感确实也没有金陨石(黄渤饰演)说得那么亲密。
电影通过娜娜在外留学时的经历作为铺垫来进行暗示,让代表父亲的黑色真鲤淹没到水里,对此特意专门给了一个镜头。
在水里淹没,是娜娜心中另一种消亡的方式。
由此也对应了最后娜娜的梦境。
金陨石虽然活着,但在她的心里已经S了。
导演已经通过这两个伏笔,将故事最核心的内容全都交代了。
2.关于爱
金陨石除了大结局时的幡然悔悟之外,根本不像一个爱女儿的父亲。
刚开始到国外找女儿,一脸轻松当旅游,见到学校还合影留念。
李苗苗(张宥浩饰演)伪装成室友对金陨石说娜娜男朋友不在,身为人父也只是惦记那些他捞鱼的船。
种种迹象表明,他起初并没把找女儿当做多么重要的事情来办,毕竟这些年出海时很久看不见娜娜也属正常,他不担心。
直到那一通噩耗的电话打来,金陨石才彻底转变了态度。
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追的或许并不是嫌疑人,而是心里认定的凶手。
这场地铁追逃模式,对观众理解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帮助。
李苗苗居然朝着开过来的地铁直接冲过去,足见他是个剑走偏锋的人。
同时,此处也进入到金陨石接下任务去寻找真相的副本。
没错,他真的只是当一切是个任务而已。
他要去演一个痛失女儿的悲伤父亲,历经千辛万苦去寻仇凶手的故事。
金陨石只是在扮演一个“爱”女儿的父亲而已。
脑袋里反复提醒自己:“这可是你亲闺女啊,得疼啊。”
如果不去在壁橱里发疯,似乎就没有把戏演全套,他就拿不到自己心里那个“影帝”的奖项了。
见到女儿的S体,并提及她生前曾与多人发生X行为,身为父亲的第一反应不是悲伤,而是恶心到想呕,甚至还真的吐了出来。
后来,金陨石说他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女儿,和他幻想中的完全不同。
殊不知,在说出这句话时,就已经把那份狭隘的自以为是的父爱暴露无疑了。
为什么女儿必须是你想象中的模样?
一再强调,自己的女儿被祸害了,成了个笑话。
他在意的根本不是娜娜没了,而是金陨石的面子没了。
那个自己赚钱供她出国读书,父女俩亲密无间的谎言被戳破了。
此前金陨石说过,自己曾接到女儿的电话,对面呜隆隆没听清就挂掉了。
而现实是,娜娜在那个时间点,根本没有拨出任何的求救电话。
在营造父女之间亲密关系这个事情上,金陨石很擅长也很习惯去撒谎。
不论原因是什么,是记错了时间,还是看错了名字,都是一种忽视的结果。
因此,在得知真相后才会显得如此窘迫和不堪。
即便再怎样去倒酒祭奠,凸显沧桑和无助都是没意义的,无情的内核已经焊牢了。
为了能够给自己的失职找一个合理的借口,他将娜娜的S尽数推到了李苗苗的身上。
追他回国,强闯民宅,一系列操作更像是证明自己是个可以给女儿报仇的厉害爸爸,而非出于父女之情。
是爱还是伪装,其实金陨石自己都混淆了。
电影通过许多与COSER有关的镜头告诉观众——
金陨石自己也是一个COSER。
当时假扮外卖员跟踪景岚,就被一群突然出现的COSER吸引了目光并转移注意力,跟丢了目标,足见他缺乏判断力。
后来也是在路上看到COSER群聚,撞大运找到了李苗苗。
另外,金陨石的骨子里还有极度偏执的性格。
他认定的,即便事实如何都不重要,自己所信即真相。
一开始就判定对方是来抢渔场而不是执法,典型那种不信规则和秩序,只想个人主宰命运并当自己的英雄。
看见李苗苗是嫌疑人就觉得那是真凶,看到COSER就脑补他们和李苗苗是一伙儿的。
不分青红皂白,上去就是一顿揍,那些明明是完全不相干的人。
暴力属性拉满,才能为后续的行为做铺垫。
有了这些剧情,金陨石找到LJ娜娜的三个人所做的行为,就变得容易理解了。
此处表现的是一个暗示性的结果,大概率是三个人都被干掉了(毕竟他们的确犯错,糟蹋了娜娜),但这种复仇方式不能直接拍出来,镜头切走后让观众自己猜。
此处的对比镜头特别讽刺,那三个无耻之徒在KTV亢奋唱歌,而另一边则是娜娜的火化仪式。
复仇进度条行至此处,已经基本走向最终点了。
金陨石一边在完成自己心中一步步的计划,可那只是出于责任,强装悲伤。
更多的,其实是对应片名里的“愤怒”。
整部电影都在讲“愤怒的海”里面装着什么故事。
主人公直到大结局时才彻底幡然悔悟,可为时晚矣。
“涉过”的意思是从水里走过去,徒步渡水。
但海太大了,他也没能走过去。
所以,《涉过愤怒的海》这部电影,主要是讲金陨石,即便不从演员表来看,他也是绝对的主角。
说完金陨石的爱,再说说娜娜的爱。
她的爱很霸道,很自私,极具排他性。
这与其从小父母离异后的生活高度相关,金陨石轻描淡写地讲自己女儿幼时有多么懂事,却殊不知那只是伪装在自卑外面的壳罢了。
爸爸经常出海好多天不回来,妈妈也放弃了自己。
就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,娜娜的生命里没有双箭头的喜欢,她几乎没有获得过爱。
直到李苗苗占有式的爱出现。
认识李苗苗,是她在生日当天给自己的一次疯狂体验,在兼职的店里出去揽客,拽住了COS乌尔奇奥拉的这个男人。
起初只是点点心动,没想到对方竟然留意到自己的生日,并且下单了草莓蛋糕祝她快乐。
向来缺爱的娜娜,一瞬间沦陷。
李苗苗似乎也回报了娜娜这份极为偏执的爱,两个人火速坠入爱河,并享受这种放肆又疯狂的滋味。
所以,娜娜才在开篇里躲在壁橱中念叨着自己喜欢草莓,因为那会令她想起李苗苗炙热的爱。
炙热到嫉妒令他面目全非,炖了娜娜枕边其他男人的乌龟煮到泡面汤里,再端给对方吃。
等娜娜过来劝架,李苗苗直接磕掉一颗牙赔给那个男人。
他只是想表达自己的理念。
嫉妒,是衡量真爱的标准。
这种嫉妒,是非常畸形的。
他的嫉妒甚至不局限于对人,对事物亦是如此。
比如,他会把娜娜的鞋子丢出去,只因为它们会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带走。
在他俩的感情里,看似是李苗苗占据上风,实则的主导却是娜娜。
这就是为什么她在日记里写到“不想成为猎物,就要先当一个猎人”和“不要把关门的机会留给别人”。
于是她放弃了似乎爱得不如过去那么浓烈和极致的李苗苗,去进入和不同男人,以及同店长之间的新恋情。
她要做控制爱的主宰者。
这一点,娜娜与金陨石其实很像。
但最后,娜娜得到的结论却是“不是每个人爱你,都会爱到嫉妒你的鞋子”。
她要的爱太多了,单独一个人根本给不起。
普通人,有来自父母的爱,来自朋友的爱,来自子女的爱。
但娜娜什么都没有,她渴望通过一个人获取本来应该分配给更多人的爱。
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爱,她甚至愿意把手放在冰箱里冻着,可店长却不再愿意为她继续取暖。
当她发现店长喜欢的女孩子已经S了后,娜娜萌生了一种可怕的想法——
通过S亡才能令男人对自己念念不忘,深爱如斯。
娜娜把这个念头,实践在了李苗苗的身上。
一定程度上,李苗苗与娜娜同命相连。
他们都是从小面对父母的离异,自己就犹如一个拖油瓶般地求存。
虽然亲生父亲李烈很有钱,能住着金陨石跑进去就迷路的大别墅,也只是保证了李苗苗不缺钱花而已。
这个超级富二代,不仅是亲生父亲有钱,亲生母亲也有钱。
但即便有钱,李苗苗也感受不到爱。
钱和爱,不划等号。
李烈后来娶的妻子和再生出来的女儿,对李苗苗而言格外刺眼,就仿佛是这些人偷走了本该属于他的爱。
孤独和自卑,催生出李苗苗骨子里的暴戾和冷血。
他对自己憎恨的人和事,通常喜欢用摧毁的方式来解决。
送继母和妹妹具有伤害性的礼物,包括此前提到的炖乌龟事件等等,种种行为在证实这一点。
不懂什么是感恩,没有人教他那是什么。
对从小将其带到大的姥姥爷爷都毫无感情可言,是个除了他在乎的东西之外,绝对冷血的人。
奶奶的命不在乎,青蛙的命不在乎,妹妹的命也不在乎。
他只在乎自己和自己短暂爱过的人。
李烈知道这孩子已经彻底毁了,救不回来了,还不如送他去S吧,真是一个够狠的父亲。
他与金陨石在公海对峙的那场戏,看得出李烈骨子里也有疯癫的成分,脑袋里仿佛将对方当成了自己那个不孝混账的儿子一样在砍。
这个基因确实不太好。
李苗苗看似纨绔不羁凶狠毒辣,实则却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。
看他拿枪直接崩了李烈派来的人时那颤抖且蜷缩的模样,基本就能猜到娜娜不是他S的。
他只是相关人士,并非凶手。
叶秋臣印象里,从始至终李苗苗只COS过一个人物,就是乌尔奇奥拉•西法,源于漫画《S神》。
乌尔奇奥拉不喜欢同类相残。
所以,他根本不会去害S与自己同命相连的娜娜。
最后,讲讲景岚的爱。
景岚是个八面玲珑,人脉极广,颇有权势的角色。
她也很会说谎,善于察言观色。
从景岚说“见过娜娜,差点成亲家”开始,人物底色便已经铺好了,是个非常会骗的女人。
她答应3天内找到人并交给警察,实际则是安排了详细的跑路计划。
其实电影在此处应该是有所删减,因为从景岚的态度判断,她明显认为是交给警察自己更容易掌控局面。
为什么呢?
关系使然。
你看景岚在警局里直接叫对方的全名,就知道是“老朋友”了,但电影不敢对此进行过度展开,所以只能脑补一些猜测的内容。
李苗苗也很像景岚,懂得在自己母亲面前演戏,扮作一个顺从的儿子角色。
一窝精神病,人人有关联,也不算太荒唐。
相比金陨石,景岚的段位更高阶,能够骗得不动声色,并且随时改变应对策略。
这样的女人,妥妥是个事业型的选手。
但她不是个好妈妈。
和李烈离婚后,她把12岁的李苗苗直接丢给姥姥姥爷去照顾,自己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。
生而不教,真的不如不生。
景岚如果真的是一个疯狂到可以为了儿子做一切的妈妈,那么她就不会一遍又一遍地对金陨石手软。
金陨石也不会在鱼雨那场戏时,打算对景岚伸出援手。
更别说在景岚自己主动开车到海里后,他还冒着危险去救人。
金陨石在演一个爱女儿的爸爸,景岚在演一个爱儿子的妈妈。
两个人相互飙演技,看谁能更胜一筹。
从头到尾,景岚都没有问过李苗苗,他到底是不是S了娜娜。
在她的脑袋里,儿子无恶不作,所以即便出了命案也不稀奇。
景岚只想让李苗苗活着,所以动用自己的关系为其安排后路,她不管真相是什么。
在得知李苗苗被金陨石拖走下落不明的情况下,她还是一身红色的衣服并涂着鲜艳的红色口红去警局做的笔录。
那种由此引发的违和感,就是伪装爱和真正爱的差别。
《涉过愤怒的海》是国内极少有将父母并不爱子女这个事情,刻画到如此细节的作品。
电影拍得相当直白,景岚甚至在看完某不Y视频后,直接评价金陨石“你根本不爱你的女儿”。
有人说,景岚是有母爱的。
当然,金陨石也是有父爱的。
但那是李苗苗和娜娜需要的爱吗?
我想,你知道答案。
3.关于下雨和下鱼
有网友戏称,这部电影里的人物是“加在一起凑不出半个正常脑子”,全是神经病。
但整个故事里,最玄幻的还不是其中的这些疯子,而是一个天上下雨又下鱼的场景。
叶秋臣认为,这是《涉过愤怒的海》中拍得最绝的戏份。
“鱼雨”并不是完全虚构出来的场景,而是真实发生过的,通常伴随着龙卷风出现,强大的吸力将鱼卷入空中,最终同雨水一起落下。
国外常有发生,国内比较少见。
“下鱼”除了指的是天上在下鱼雨,还有用陷阱来下网捕鱼的意思。
下鱼的是谁?
是金陨石。
在电影中,李苗苗很享受被鱼砸中的快感。
这里的鱼代表着真相,代表着他不是凶手。
他拼命让司机开快点(尽可能多的追逐真相),在雨天地滑的情况下进入飙车状态。
司机好像也被这种情绪传染了,车速越来越高,于是翻车了。
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,李苗苗出发更早,虽然中途参加了COS展,但应该还是在景岚他们飙车之前的。
李苗苗先翻车,景岚和金陨石他们后翻车。
由于车祸现场比较难驾驶,加上景岚他们车速很快来不及反应,所以才会在同一地点发生车祸。
多少有点宿命论的味道。
此处应该是剪掉了一些内容,导致前后出现不连贯的情况。
金陨石出场时,电影专门安排了一场在公海上他以暴制暴反抗抢渔场的戏份,是为了给这个人物性格铺垫一层底色。
“鱼”就是他的执念,如今“真相”也是他的执念。
下鱼的时候,满地都是金陨石此前心心念念的鱼。
鱼是金陨石这个渔民的果实,现在他要开始收获给自己女儿复仇的果实了。
平日里就做着同鱼相关的工作,金陨石凭借主场优势,在这场戏后顺利带走了李苗苗。
细节对应做得相当妙。
4.关于演员
黄渤这个角色选得超级适合,人物完成度也非常高,一般演员很难驾驭这种类型。
2023年,我看了很多他参演的片子,《涉过愤怒的海》是其中最优秀的。
这部电影是曹保平自《李米的猜想》后,与周迅再次合作。
周迅出场很靠后,我在观影时特别留意了一下时间,大概是片子放映40分钟左右才亮相,但也不影响她迅速就能抓住你的眼球。
演技一如既往,电影感极强。
戴墨镜时,甚至有种谍战片的感觉。
黄渤和闫妮合作,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《学爸》。
周依然真的不错,这个略带神经质的角色并不容易诠释,但她的处理恰到好处。
从《三悦有了新工作》到这部电影,可以看出作为演员而言,周依然的潜力空间非常大,期待后续更多的作品。
张宥浩特别适合演这种坏到骨子里的小伙子,此前看了几部他演的作品,类型都比较相似。
对于演员本人,我不懂如何评价。
通过张宥浩和周依然这两个角色,似乎让大家看到了当下很多年轻人一种病态的生活方式。
但追究结果没有意义,重要的是怎样找到这种病态的源头。
《涉过愤怒的海》给了我们一个答案,剩余的要我们自己去寻找。
5.关于电影
电影的评价比较两极分化,最近很多上映作品都有这个问题。
坐在叶秋臣前面的一对情侣,看了一半就匆匆离场了,嘴里还念叨着“真难看”。
但喜欢的观众,甚至可以对其二刷三刷,反复品味其中的细节。
一个父亲,竟然需要通过社交媒体来重新认识自己的女儿。
曾经不能接受渔民的女儿怕水这个事实,于是进行了窒息般的养育。
娜娜和金陨石,都没有真正逃离这片海。
小时候在金陨石出海时,害怕的娜娜会躲进壁橱里,通过画太阳来取暖。
当金陨石打开那个壁橱,才发现自己一直寻找的“凶手”,原来就是他自己。
得知真相后,金陨石给娜娜烧了很多纸的金元宝。
但这份父爱来得太迟了。
电影的最后,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娜娜,Suki(喜欢)是单向的,爱才是双向的。
但在娜娜的情感世界里,没有爱这种双向的情感。
所以,这部电影的隐藏台词就是——
Suki很多东西,但那些东西都不Suki我。
曾经Suki爸爸,但爸爸并不Suki我。
最后,在崩溃中放弃了自己的生命。
其实电影在娜娜说那句“爱……没有”之后戛然而止效果会更好,后面的加戏有点狗尾续貂的感觉。
应该适当做出留白给观众自己去品味,大家有理解能力也可以看懂,其实答案不必说出口的。
那些幻想中的美好画面,其实根本不存在。
曾经爸爸出海时,她也是联系不上,电话没信号接不到,所以娜娜没有在恐惧时刻求助亲友的潜意识,也找不到可以去求助的人。
换言之,她觉得那些人对她情感,都没浓烈到可以来救她的程度。这个念头已经根深蒂固,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自己的被动放弃。
在生命的最后,娜娜始终没有等到爸爸出海归来,为她打开壁橱门的那一刻。
潜意识里,或许娜娜认为爸爸根本不会去救自己,更救不了自己。
毕竟,曾将她推入那片海的,正是她的爸爸。
千帆涉过,海仍愤怒。
爱,没有归处。
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
李烈家产无数,纵子行凶,两段婚姻是李苗苗“仇父恋母”源头。
夫妇二人在育儿观念上,根本就是缺一根筋。景岚溺子,李苗苗出生的18年,身为人母,对“坏儿子”打不得恨不得。
李苗苗留日念书,凭实力,家里有实业想脱离“严父”掌控,在外顶天立地,结交狐朋狗友。
7岁时,烧青蛙,伤害野生动物,9岁时,拔掉了祖母的呼吸管,祖母去世,不责怪,继续庇护。
11岁时,景岚受不了这样一位“婴孩”作恶,离婚分家产,苗苗自由散漫生活。
娜娜的成长充满伤痛,8岁-18岁,10年里没有妈妈的陪伴,顾红再婚有新家庭,和亲骨肉几乎是零互动。
娜娜留学,“恋爱,学业,情感社交“家人过期不问,她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形单影只生存,免不了孤单寂寞。
娜娜柔软的心遭受崩塌性的伤害,把男人当作生命解药,情爱之事如逢场作戏,不管男性样貌多丑,只要愿意为她花钱,提高性满足,精神喂养。
邂逅苗苗,是娜娜绝望人生的一道曙光,蛋糕店初遇,是恋情火花燃烧的苗头,穿cosplay服装梦幻做爱是刺激欲望的怒火,扔鞋游戏,惯性依赖动作是彼此守护,取暖的开端。
从幼年,少年,青涩叛逆期,成人告别大人时光,他们经受着日本文化的洗礼。《涉过愤怒的海》两人的恋情有多病态,大人就有多自傲。
如果四个大人在最好的年华,给予足量的关心,娜娜也不会受困苗苗,自捅自己17刀,死于苍凉,恶心反胃血泊,孤独的封闭壁橱房间。
可以说苗苗是杀死娜娜直接元凶,自私自利,贪心爆棚顶级极品男友,天空下了“鱼雨”,发生震荡车祸,苗苗终于成为老金刀下亡魂,被绑在老金开的船舱,到达终点胜利逃逸。
有人说,苗苗变态,疯怒,心情阴转不晴,病情复发,他应该为娜娜做点什么补偿死去的女友。
但是从人情道义,道德救赎层面来讲,苗苗也是中产家庭的牺牲品,劣质父母任性生育的“商品”。
电影《涉过愤怒的海》虽有不足,有硬刻表演的细节敲琢,中青演员奉献炸裂演技,一幅多彩,多元化人性理念图腾浮世绘。
人情百态,世事轮回,一念之差的碰壁。深思之后,全是忧伤。中国生育率下降,丁克夫妻增加的隐痛。
现实牢笼圈层里,像景岚一样的“恶母"宠子杀子。老金一类的缄默父亲,仍旧遍布在很多不为人知的地方。
这是对电影的深度解析,也希望大家能够很认真的去观看一下这部电影。